【零雜物】之再進化(一)


0010545359想起這本書,是那天出差參加活動。活動上對方贈送了一頂運動帽,被我婉拒了,對方和同事非常驚訝(可能首次被拒絕),頻頻說,這是名牌的帽子耶~

猶豫了一下,我還是成功的婉拒,理由是家裡帽子夠多了!是真的,也夠多了,而且我不缺運動帽,顏色我也不喜歡,拿回家後,我還要花時間處理它。

後來非常開心自己能夠克服這種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心態,二來也真的是因為,我能夠滿足於「我真的已經足夠」!

依照公部門辦活動,可能設定參與民眾或者貴賓,不是基於貪小便宜要拿贈品才能藉機宣傳的預設,或是得送禮才叫禮貌的心態,總是有拿不完的伴手禮。實際上,我蠻不喜歡這種風氣,也一直在思考還有什麼可以做?

那天回家,忍不著又拿起架上的零雜物,再一次翻閱。過年前大整理,頓時間感到能量的流動感,空間的通透,簡直又像之前自己獨居在外一樣,「零雜物斷捨離怦然心動」上了癮。又再丟掉一些筆記本和雜物。

忍不住想,所謂「零雜物斷捨離怦然心動」,其實也就是種「少即是多」的概念。和親近的好友討論過,母親輩的常見的囤積心態,真的也是時代縮影,物資匱乏,以致於缺乏一種安全感,許多東西要有很多份,然而我們總是不小心被物品綁架。

在這個台灣也看似窮忙的社會中,什麼時候,我們才能有退位的思想?當東西越少,需要打理的東西越少,打理的時間也越少,就有更多的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、和家人相處、和朋友相聚、發展自己的興趣、思考事情等等,甚至就僅僅是發呆也可?

甚至,減少不悅感。年初過年的整理契機,其實也不過是因為,初二家族聚餐時,被老媽派去找備用筷子時,被眾多紙杯打到頭,引發不悅。

這引發我後續很多思考:一來,家中有需要這麼多紙杯嗎?何時用到?講究環保以及品味好茶時,我們還會讓客人用紙杯嗎?

再來,打到的當下,心情非常差,如果在生活中,老是遇到多重阻礙,我們是否也容易常常不悅但卻不易察覺呢?

再者,囤積的紙杯,容易長灰塵卡油汙,最終還是跑進垃圾桶,多用玻璃杯不是更環保,而且還省下買紙杯的費用。

而且,拿好的杯子招待客人的茶,不就更能好好談心嗎?一堆紙杯,也不過象徵來的人是普通的群眾,這種機會也不多,需要準備這麼多杯子嗎?而且如果常常應付這種場合,是否本身也要思考呢?

與其花時間,把當下猶豫的東西拿回家,日後還要花時間照料,最終又因為照料不周,引發丟棄物品的罪惡感,以及花費時間整理收納、斷捨離、清理丟棄、轉贈,不如一開始就拒絕不需要的東西。

仔細在深層挖掘背後想法與價值,則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也不敢輕易相信: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,需要的東西就會出現的這種心情。

因此就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停的囤積物品,然後又在照料不周的環境中耗盡元氣,最後又再罪惡感中結束。也該向這樣的循環拜拜了,因為我們值得優雅的心靈。

零雜物裡頭,歸納出少的好處:

1.空間更舒適

2.時間更多

3.煩惱更少

4.身心更健康

5.荷包更充實

6.人際關係更融洽

7.自由度更大

8.有能力做更多好事

這麼多優點,叫人怎能不零雜物斷捨離怦然心動呢。

About starstone17

懶得從頭交代人生,不熟也不喜歡裝熟。 you are what you say/do/like/eat/make/think. 說出的話,會透露自己怎麼看事情,還會倒過來成為因,引導自己去看事情,然後再引導身邊重要的人這樣去看自己。 喜歡到處旅行,逛書店。喜歡對生活的感動。喜歡球場上盡全力的感覺。喜歡思考。遇到事情總是理智先出現,情緒慢半拍。看似太平,其實只是習慣遮掩不安。偶爾不想太認真,但是不認真又覺得不像樣。想好好當女生,但有時又太man。努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。
本篇發表於 全面斷捨離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